捷希缘 全联环境商会会长李其林:培育新质生产力已成为突破环保行业发展瓶颈的关键
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(记者高志刚)4月20日,全联环境商会会长李其林在2025中国环境技术大会上,就从环境产业和企业角度提出三点建议。
第一,培育新质生产力,推动环境产业向高端化和创新驱动转型。
环境产业正在经历业态重构与模式重组,不再单纯依赖基建投资和规模扩张的传统发展方式捷希缘,而是转向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时期。
随着大规模基建的退潮,行业的增量空间相对有限。传统环境市场趋于稳定,整体增长面临放缓和盈利困难的现实挑战。
培育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突破行业发展瓶颈的关键,科技创新体系是能够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基石。环境产业需构建“政产学研用”协同的创新生态体系,聚焦绿色、低碳技术的攻关。一方面,积极推动生态化、生态企业化发展,借助碳汇交易、生态补偿等多元有效机制,将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价值转化为切实有效的经济价值,实现从环境成本端向绿色资产端的转变;另一方面,大力推进产业生态化进程,通过源头减量、资源回收利用、工艺改造等一系列措施,为传统产业的发展注入绿色新动能。
第二捷希缘,开拓增量市场,挖掘国内新兴领域与海外扩张的双轮驱动力量。
面对环保产业趋于饱和的现状,在巩固存量市场的同时,积极开拓非常有增长潜力的新兴领域,构建内生增长与外延拓展相结合的增量开发体系。
目前,国内新兴领域挖掘、开拓增量市场的主要方向,重点关注再生资源循环利用、新型污染物监测与处理、新能源交叉板块等新兴应用场景。
同时,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,虽然经历了一定波折,但海外市场扩展仍然存在一定商机,实施国际区域差异化的拓展战略,是企业拓展海外的关键。企业针对不同区域特点以及不同发展阶段,例如东南亚处于产业快速升级的时期,环保需求增长较快;中东地区的蓝色经济催生了大量的与水相关的机会。
“无论是新兴领域的培育,还是海外市场的开拓,均需长期投入,切忌急功近利,这是我们产业界的共识。”李其林说。
第三,深化数字化转型,以智慧环保推动产业效能提升。
随着人工智能、大数据与前沿技术的迅猛发展,传统的发展模式难以满足精准治污、科学治污和依法治污的迫切需求。
数字化转型成为破解环保产业发展瓶颈的关键路径。作为数字经济的前沿领地捷希缘,数字资产未来将成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桥梁,环境数据定将从单纯的监管工具转变为重要的生产要素。挖掘数字资产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价值,是产业界需要共同探索的重要课题。
万通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